
韓國手作市場百花齊放,像蠟燭、手工皂這些傳統大勢手作,幾乎每個協會都推出相關課程。在同樣的材料下,不同的協會都能再鑽出新點子,讓手作迷繼續沉迷下去。同為熱門手作的樹脂工藝,就沒那種命。它一直處於一個高手在民間的狀態。大部分人接觸樹脂,都是從youtube或其他社交平台自學,也可能買一本相關書藉回家看看。「它」甚少獲得韓國手作協會青睞,為它打造一個有系統的課程,但這個局面開始有變化。
Daily Candle School之前也是做蠟燭為主,走的是可愛系。萌萌的小熊蠟燭、甜點蠟燭,甜得都快溶化了。近期,DCS開了樹脂課程,嘗試將樹脂製作歸納整理,並有系統地教導手作人。我的老師一直留意韓國手作界動向,有新課程總是第一時間報讀。而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成品時,說實話,我內心是抗拒的。我對「可愛系」有過敏體質,萌萌的風格並不屬於我。而一如以往,我最終屈服於老師那充滿熱情的解說……好吧,我上。
結果,半推半就下接納了可愛風,走完了六個必修作品,完成了課程。
韓國手作證書都有一個 FORMAT,它們不可能全程精彩,但每個課程裡,都會有一兩個「絕活」教給你。那「絕活」可能是配方、也可能是手勢、甚至是一個點子。有些點子,可能就在我們平日生活裡,但它們太普通,你看不上。人家就能發現那個點子,用在手作上,再發展成證書班。而這個課程的「絕活」就是給你一個藍圖、替你理順了一個系統。明白以後,你就在那系統上面自己做實驗。然後你會發現,過往看youtube片段,跟着做不到,或做不好的項目,現在都慢慢上手。省了搜尋的時間,也省了實驗用的膠水。
但抱歉的說,可愛風我還是受不了。唯有用那技巧,多做些跟這個我長大的城市相關的作品。可能大家成長的時代不一樣。年輕一輩看到這紅白藍和地磚pattern的髮夾並沒太大感覺。但這三個頭夾一POST出來,我便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,說:漂亮!
之前,我從沒覺得自己是個創作人。朋友說一句「漂亮」,我開始覺得自己有藝術家的架勢……
Comments